查看原文
其他

不确定之年,企业家必须做好这十件事

涌金楼 2022-05-05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 Author 潘毅刚


2019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后新的四十年的起点。一段时间以来,外部环境出现了明显变化,为2019年经济发展环境增添了无限不确定性。

 

今天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并不亚于改革开放之初。40年前,我们应对不确定性的策略是“摸着石头过河”。今天,中国经济这艘巨轮已经从大江大河驶向入辽阔的大海,她有自己航行的确定方向和目的地。

 

我们相信,只有那些不仅看到远方,而且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主动搬开那些阻挡前行的巨石,主动用智慧迂回绕开岛礁的掌舵人,只有那些始终坚持“敢做比敢想更重要”的创业创新者们,才能迎来一个接一个的胜利。

 

企业稳,则经济稳。面对2019年的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所有企业不要寄希望于外部环境是否向好,而应善于面对一切不确定性,理清今天必须做出的抉择,做好当下这个时点必须要做的事,才能迎来更好的明天。


1

做好自己要做的事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鸡蛋因得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小鸡,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子。

 

当下全球经济的大调整、大变革前所未有,但这恰恰为伟大企业的崛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能否伟大的关键无他,就是这些企业自身能否坚守主业,发挥所长,把自己的事情干到极致,把自己的事干成优势,把自己的事干出特色,把自己的事干成变化中外部市场所不可或缺的事。

 

近百年以降,无论是“亚洲四小龙”崛起,还是英特尔、三星、微软、苹果、谷歌、阿里巴巴、脸书等著名的老将新锐企业的勃兴;无论是改革开放后的砥砺奋进的中国经济,还是筚路蓝缕的浙商群体;无不是在变化中,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才成就了今天的辉煌和成就。

 

2

做好坚守底线的事

 


我们看到,这一轮经济调整中一些企业资金链断裂、债务刚性兑付风险频发,但也有一些企业却稳健发展,不断做大越强。

 

仔细分析,出事的原因都是一样的,无非是盲目扩张、盲目跨界、盲目担保,缺乏风险管理,高杠杆、高负债、高风险甚至违规冒险经营。不出事的企业,稳健的原因也是大致相同,那就是坚持底线,坚持企业经营的纪律。

 

虽然某种程度上来,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就是冒险创新,但真正的企业家冒险是有底线的。在大变革时期,坚守经营企业的底线,尤为重要。

 

正如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所言,全社会都要懂得,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借钱是要还的,投资是要承担风险的,做坏事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些对于经营底线的常识性认识,重复多少遍都不为过。

 

3

做好拥抱变化的事



在新经济风口喧闹过后,大家对于风口的态度似乎又开始回归理性。理性永远是必须的,但企业的最大的理性在于抓住变化中稍纵即逝的机会。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是一个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技术勃兴的时代,是一个需求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是一个属于拥抱趋势、顺势而为群体的新时代。

 

正因为有了变化,才有了人无我有的机会,才有了人家未见我抓住了的机会窗口期,才有了由小做大、以小搏大、从大做强的无限可能。

 

成功的企业一定是在经济调整期,抓住危中之机、变中之机,在结构变革、代际更替的罅隙中杀出一条血路。在面对不确定性时,主动离开舒适区,挑那些难做的事,挑那些别人没有做、做了也没做成的事去做成的企业。

 

所谓拥抱变化的事,本质就是——创新之事,无论是模式、产品、服务、技术、管理创新……这是企业在趋势中应对变化、找到自己定位的唯一路径。越是面临不确定性,越是机会的窗口期、把握机遇的抉择期。

 

4

做好投资未来的事

 


拥抱变化,是需要提前投入的。明日的成长,就是今日的投入。当下中国经济和企业的投资预期总体不佳,这也是经济持续放缓非常重要的原因。

 

从民营企业看,不想投、不敢投、不愿投、不知投什么的问题依然突出。近期我国从要素支持、产业扶持和投资合作领域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组合式的政策,对支持民间投资、发展民营经济都作出了掷地有声的宣示。下一步如何把市场内生投资、有效投资投下去就成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事。

 

有一点必须明确,无论面对怎样的不确定,我们可以预见发展趋势和潮流的方向大体是确定的。这就要求所有的企业,必须在不确定中找到自己擅长的细分领域加大投入,尤其是在四个方面加大投入并不断提高投入的有效性:

 

一是适应市场变化,加大研发投入,告别企业靠一个产品包打天下的时代,多出引领潮流的产品和服务。

 

二是应要素变化,加大人力资源投入比重,把人力资本作为投资未来最重要的方向,不断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三是适应产业变化,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结合自身实际,提前布局一些代表未来的领域,找到与国家发展方向相契合的发展空间。

 

四是适应技术变化,在能源、生命健康、数字化、智能化等代表未来产业的方面找到契合点和切入点,善用时代主流技术提升效率、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可靠性和创新性。

 

5

做好引领需求的事


 

满足需求就是企业努力的方向,也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企业是需求的受益者,也是引领者。

 

企业满足市场需求有三种境界:一是量的满足;二是质的创造;三是文化引领。能活下来的企业,都是解决了从无到有,满足了需求的数量;能赚到超额利润的企业都是创造了客户附加需求的价值;能把企业的愿景和需求统一的企业则是把产品服务做成了客户信任文化的企业。

 

我们看到,过去的四十年尤其是近十年中,只要是能满足广大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企业,发展之势不可阻挡。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的愿景成就了阿里巴巴,这是企业满足需求,创造需求,引领需求,需求又成就企业的典型案例。但这样的企业,总体看,数量上还是太少,竞争力上还是太弱,口碑更是差强人意。

 

当前,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既是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目标,也是经济发展和所有企业发展的落脚点、赢利点和着力点。

 

在外部环境日趋复杂的条件下,启动内需,打通大国经济循环,特别是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必然成为推动经济中长期平稳发展的基础性力量。

 

在日益开放环境下,如何利用好家门口世界最大市场,创造需求,引领需求,做大做强,成为所有中国企业必须补上的一课。


6

做好提质增效的事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一场质量革命之中,我们正从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迈进。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基本要求,是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质量变革,就是要通过企业优胜劣汰,打造中国企业的质量优势,类似当年日本制造、德国制造从一个劣质代名词向优质国别品牌的转变过程,这也是中国制造必须经历的转型过程。

 

效率变革,就是告别高投入低产出的生产模式,告别拼政策、拼补贴、拼价格、拼规模、拼环境的发展模式,依靠市场精准细分、综合竞争力和质优价好的产品服务制胜。要实现中国经济从要素投入的数量增长向更多的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关键是企业真正实现转型。

 

只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做好了全面质量管理、做好了成本管控,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中国的经济才能行稳致远,中国企业才能去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形势和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

 

7

做好虚为实用的事

 


用钱赚钱是大多数企业发展的追求目标之一,也是许多企业扩张过程中挡不住的诱惑。

 

一段时期内,实体经济的逼窘,金融产业赚资金融通、资本运作的快钱让许多企业在扩张中尝到了甜头,一些企业短短十来年富可敌国,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令人叹息。

 

我们回顾历史,可以清晰看到,每一次金融危机来临之时,大家都认为这次和上次不一样,但事实上结果总是一样,退潮后裸泳的,总是那些败于贪婪,败于忘记了企业的初心的;乘势而上的,都是那些依托实业、产融相宜、发展和服务实体经济的企业。

 

历史一次次证明,产融结合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终极形态,但只有建立在坚实的“产”之上的“融”,只有把金融作为发展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手段的企业,发展的基础才是稳固的,发展的路径才是可行的,发展后劲才是绵长的。

 

8

做好国家战略的事

 


我们不会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轻易改变前行的方向。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前进的方向是笃定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我们的发展指出了未来三十年的奋斗方向,指出了发展所必须秉承的理念,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等等,并陆续部署了“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京津冀协同战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等重大国家战略,雄安新区千年大计横空出世。

 

这些战略在空间重点、产业方向、资源导向、市场需求、技术转化、生态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目标、方向和任务,这些导向和任务不会因一时变化而改变,这些战略也恰恰为各类企业发展,提供了一份蓝图。

 

只有那些理解和关注这份蓝图的企业,才有可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机会,承担起自身的责任,与国家的崛起共同进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同命运,借势而起、应势而上、长风破浪。

 

9

做好读懂政策的事

 


浙江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特点比较独特,主要有三——

 

一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在每一轮发展中浙江经济和浙江企业常领先一步、先行一招,这与浙江企业的灵活性、灵敏度高息息相关。

 

二是一逢雨露就发芽、一遇阳光就灿烂。浙江经济韧性足、活力强,只要政策适合就能从无到有,从小做大;只要政策允许,发展就势不可挡。

 

三是从来不等不靠不要。客观的说,这种自发发展的活力在自下而上的发展进程中,是浙江的突出优势。但必须看到,随着中国治理体系完善和治理能力增强,政策强约束已经越来越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变量,在自上而下的强执行力下,依靠以往的变通甚至踩线违规“先干起”来的灵活性在全面依法治国之下渐不可行。

 

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之时,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合规审查、能耗约束、土地亩均效益等强约束必然出现,这也是世界先进经济体都经历过的过程。

 

面对挑战,企业在呼吁合理尺度的同时,与其连连叫苦,不如果断行动起来,及早顺应导向,向着政策鼓励的方向迈出坚定的一步,用转型发展为政策的合理制定贡献企业经验,努力把政策导向和企业发展的目标有机统一起来,让企业发展的未来和政策鼓励支持相互支撑。

 

企业要把政策本质和趋势的解读作为企业必修课,善读政策趋势、善解政策信号、弄通政策规定、明晰政策约束、用好政策激励,相信政府出台政策的本质是要推动更好的发展。

 

要适应好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不断苦练内功、盯住市场,适应变化,让市场决定之手和政府有为之手在高质量转型进程中和谐相握、携手前行。

 

10

做好开放共赢的事

 


历史一再证明,任何危机都是在合作中走出来的,不确定性也因为合作共赢而消弭无形。开放合作才会带来进步,封闭对立只能导致落后。

 

在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的今天,保护主义、孤立主义不仅无助于自身发展,而且将对世界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胡同。当前,国家倡导大力构筑开放型经济,这其中的发挥关键力量的是企业。

 

对内,中国企业尤其是浙商群体要做到对一切先进生产力的包容开放,利用好全球化重构带来的人才流动、技术溢出和资源合作的新红利,利用好一切先进技术、先进人才,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推动兼并重组、优胜劣汰,努力在市场公平竞争中成就新的辉煌。

 

对外,要努力打造构筑投资贸易双向开放合作的格局,树立全球化开放视野和责任意识,努力在共商共建“一带一路”、拓展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深入参与全球治理和商业规则制定、大力发展新型贸易投资关系等方面,发挥企业的主体和关键作用。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逐步形成一批引领世界经济发展、引领世界需求的跨国大企业强企业,为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浙江贡献、企业样本。

 

结 语

 

总之,不确定的2019年,没有谁能够准确预见,但无论前途是崎岖还是光明,我们终将遇见。

 

奋斗不需要祈求,只需笃定前行。未来和成功从来都是属于那些在不确定性中敢想敢做,抵制诱惑、专注干好自己的事,努力干好社会和世界需要的事,不停满足需求、创造需求、引领需求,开放合作共赢,大胆前行的奋斗者、追梦人。

 

这一点,对所有发展中的企业适用。对浙商和2019年中国经济尤为如此!



- THE END-




编辑丨刘乐平

设计丨张源

图片丨视觉中国

出品丨浙江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


- THE END-


往期回顾


新年首个工作日,这些省市为何都在强调要做好这件事?


为什么“流浪地球”突然会火?这背后是有经济学道理的


欲知“最多跑一次”近况,这个微信公号最及时、权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